2012年5月9日星期三

为什么说everything这个牛皮吹得有点大

everything的原理大家都是知道的,通过读取ntfs的usn日志来跟踪文件修改。酱紫带来的问题就是,文件越多,性能下降得越厉害。首先是开机第一次启动时需要索引全部文件,文件越多就越慢。我这里5块磁盘,第一次启动需要2~7分钟,所以严重影响了开机性能。第二就是数据库越大占用内存越多,我这里不到4MB的数据库已经让everything要占用差不多50MB内存。第三就是如果开启了正则表达式的时候,搜索大量文件会有严重的lag,比如打.+的时候往往要lag 3~5秒的样子才能接着打下面的字串。
所以说当文件很少(比如刚装完系统,什么用户数据都没有软件也没有)的时候,everything的性能还是可以的,符合小巧快速的特点,但是文件一多起来,everything就毫无经济性可言。矛盾在于,文件很少的情况下依靠合理的文件夹划分完全就足够去找文件了,真正可能超过文件夹分类法的处理能力的情况往往是有大量文件,尤其是分布于多块硬盘时,但此时everything又太慢太占资源。
对于我自己来说,用到everything的时候远远少于使用TC的文件夹内即时搜索(这个还可以拼音首字母)。

1 条评论: